《名医方考》是明代医家吴昆所著的一部方论专著,首次出版于1586年。该书共六卷,收录了700余首历代常用方剂,按照病症分为中风、伤寒、感冒、暑湿、瘟疫等44类,并对每类方剂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分析。吴昆在书中不仅阐明了各方的组成、方义、功用及药物配伍,还结合自己的见解,对各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评价。
吴昆(1551~1620),字山甫,号鹤皋,自号参黄子,是明代著名医家、医学理论家和藏书家,新安医学的代表人物之一。他出身于一个儒学世家,家族中有多代名医。吴昆自幼饱读医书,15岁考举人未中后,便专注于医学,广泛游历各地,拜师学艺,医术日益精进。
《名医方考》对后世影响深远,清代汪昂仿吴昆的遗意,扩充了《医方考》的内容,撰写了《医方集解》。清代吴仪洛则在吴昆和汪昂的基础上,进一步增改,创作了《成方切用》。
该书的版本众多,最早的版本为亮明斋万历十四年(1586年)刊本。到了1949年前,已有约7种版本。1985年,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根据亮明斋本的排印本,由李飞校注出版了新版本。
《名医方考》不仅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,17世纪时还流传到了日本,对日本医学界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。日本医家北山友松子著有《医方考绳愆》6卷,对《医方考》中的一些观点进行了学术讨论和砥砺。
综上所述,《名医方考》是一部集方剂学研究、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于一体的重要著作,对后世的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