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号登录/注册
获取验证码
未注册的手机号将自动创建古籍资料库账号
毛公鼎拓本

毛公鼎拓本

清陈介祺等.全形拓.罗振玉大篆题端.陈淮生旧藏.2782X6372像素, 共1册,6页 PDF 7.94MB

《毛公鼎拓本》是中国古代青铜器毛公鼎的拓印版本,毛公鼎是西周晚期的青铜器,以其内壁铭文499字而著称,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铭文最长的青铜器。毛公鼎的铭文记录了西周晚期的历史,尤其是周宣王在公元前9世纪的治理以及其叔父毛公作为政府首脑的职责,还有对毛公所赐荣誉和奖赏的清单。这些铭文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,也为研究西周晚年的政治史提供了重要史料 。

毛公鼎的书法风格是成熟的西周金文,其笔法精严、结构劲健,线条极尽浑凝拙朴,表现出上古书法的典型风貌。《毛公鼎》的笔法与章法、字形、结体相辅相成,肥笔基本上消失,而趋于规范,是西周金文的代表作之一 。

毛公鼎拓本的传拓技艺始于清嘉庆年间,是一种在二维平面上用传拓技术表现物品三维立体形态的方法。陈介祺是收藏毛公鼎的第一位专业收藏家,他所传拓的毛公鼎全形拓本形态自然逼真,立体感强,是珍贵的全形拓作品 。这些拓本不仅要求高超的传拓技术,还要求作者具有绘画功底和艺术鉴赏力,因此非常珍贵。

毛公鼎拓本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,是陈淮生旧藏,上有罗振玉大篆题端。陈介祺或其门人所拓的全形拓精品,一般来说皆钤有陈氏藏印,此拓本上钤有“海滨病史”、“簠斋”、“十钟主人”等六印,显示了其珍贵性 。

在书法艺术方面,毛公鼎的铭文以其圆润秀美的用笔、首尾呼应的结构,以及行笔的涩疾相间,展现了西周晚期书法的至高境界。它的艺术魅力在于刻意求工而不失灵动自然,气势磅礴而不狂怪怒张 。

综上所述,《毛公鼎拓本》不仅是研究古代中国历史和书法艺术的宝贵资料,也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拓本的传拓技艺和书法艺术,至今仍然被书法爱好者和专业人士所推崇和学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