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号登录/注册
获取验证码
未注册的手机号将自动创建古籍资料库账号
容居堂三种曲

容居堂三种曲

六卷.清周稚廉撰.清嘉庆十二年书带草堂刊本, 共1册,338页 PDF 273.21MB

《容居堂三种曲》是清初戏曲家周稚廉(号可笑人)的传奇作品,它由三种曲组成,每种曲分为两卷,分别是《元宝媒》、《双忠庙》和《珊瑚玦》。这些作品在当时受到了高度评价,音律和谐,格调接近元代的风格 。《元宝媒》讲述了一个乞丐行义事的故事,他救人反被陷害,但最终得以昭雪,其中涉及的女主角刘淑珠后来成为了武宗的妃子,故事与正德年间的“游龙戏凤”有相似之处 。《双忠庙》描述了廉国宝和舒真因刘瑾的迫害而遭遇不幸,但最终在刘瑾失势后得以真相大白,并结为夫妇 。《珊瑚玦》则叙述了卜青和祁氏的悲欢离合,作者将自己的体验融入其中,使得作品情感深刻 。

周稚廉,字冰持,号可笑人,是华亭(今上海松江县)人。他年少时以《钱唐观潮赋》而闻名,性格疏狂,不拘小节,甚至被称为“狂客”。尽管他多次科举落榜,但他的剧作《珊瑚玦》、《元宝媒》和《双忠庙》(统称《容居堂三种曲》)在当时却名声大噪,被剧评家誉为“奇才”,与明代的汤显祖相提并论 。周稚廉在康熙三十一年(1692年)去世,享年三十六岁,他生前曾因多次科举不中而选择在康熙四十二年(1703年)的吉利时日重新“降生”,希望改变自己的命运,但是否成功则无从得知 。

《容居堂三种曲》的版本包括清初书带堂刻本和清嘉庆十二年(1807年)书带草堂刊本,这些版本分别被国家图书馆、文化部戏曲研究院以及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所收藏 。这些作品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价值,同时也为我们研究清初的戏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。